『因 為 我 們 成 了 一 臺 戲 、 給 世 人 和 天 使 觀 看。』
就在一個午後的夕陽,我和太太定懿在山裡迷了路,衛星定位似乎派不上場,前後經過同一個叉路多次,仍舊遍尋不著入口。我們著急了半天。因為要赴約,恩師精彩的一齣戲將落幕,這是他最喜愛的場景的謝幕,他澆灌了20多年的一座美麗莊園即將易手。這座充滿恩師與周遭親友、同事、學生互動與回憶多年的美麗場景,就要畫下句點。
25年前,年輕的恩師初到交大,而我們這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學生第一次領受他帶來革命性的新知與教誨。那個在 Linux 尚未誕生, Ken Thompson 與 Dennis Ritchie 才剛因 Unix 得到 Turing Award 沒幾年的時代,外面正風起雲湧的興起電腦語言的變革-個體導向計算的來臨。恩師將此重要概念引進台灣,我們成了第一批領受的學生。20年前,恩師邀請 Objective-C 發明者 Brad Cox 來交大訪問研究。大家可能不曉得 Objective-C 就是目前當紅的 Iphone Ipad 的原動力、開發 APP使用的內建程式語言。在那個年代,沒有人看好的技術、尚在萌芽階段,他的高瞻遠矚,卻已經了然於胸。
就在決定動腦部手術的那天下午,恩師交代了許多事情,我記得陪著在副駕駛座,那一輛老師鍾愛的中華汽車八人座箱型車,緩緩駛入建中路的赤土崎停車場。這輛車勾起我們與恩師互動的種種回憶。回想起我們與恩師匆匆趕赴計畫結案報告,在繁忙的台北市往資策會的道路上,發生了道路擦撞,上演著師生與路人的火花。回想起我們這群無法上三灣的窮學生,就是這部車,往返著與恩師不吝分享所澆灌美麗花園。就是這部車,載著這十多年來師生創業、同甘共苦的美好記憶、並充滿汗水與眼淚、與載不動的憂愁。
恩師精彩的一生,向牛一樣的脾氣,也像水牛一樣不服輸的個性,對學生卻有著超過常人的包容與細膩的心思對待。我們這群學生曾有過叛逆。甚至集體出走。恩師卻像對待回頭的浪子,仍舊寬容以待,不吝分享他所有的一切。
『一 粒 麥 子 不 落 在 地 裡 死 了 、 仍 舊 是 一 粒 . 若 是 死 了 、 就 結 出 許 多 子 粒 來。』
我們都是恩師所結的果子。老師,感謝您。